家 访 体 会
六(三)班 许东江
“课外访万家”活动是沟通教师、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,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,寄予的厚望。特别是平时我们关注不够的学生,更是让他们觉得温暖,倍感兴奋、欣慰的感觉:原来自己也并不是一个被“遗忘的角落”,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,教师还是注视和关心着自己。家访带给我们的收益有很多很多。
10月27日 下午,我们一行三人准备去汤治旺家,这是一个有点调皮的男生,成绩一般。由于我们不知道他家的具体位置,只能跟他约好时间,让他在路口等我们。老远我们就看到他在路边站着,四处张望着。“汤治旺”我叫了他一声,孩子看到是我们来了,显得很高兴,赶忙带着我们往他家走去。一进门,孩子的爸爸很热情地让我们坐,我们开始与家长交流情况,交换意见,孩子的爸爸说由于忙于生计,基本上是没有时间管孩子的学习,孩子在家又不听大人的话;还说知道孩子的字写的不好,专门买了字帖让孩子练字,可孩子根本就不听,简直就拿他没办法。
我们告诉家长,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老师与家长多联系,双方只有同心协力,才能事半功倍,达到教育目的。
通过这次的家访活动,让我更深的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性,他是家校联系的桥梁,是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,努力使我班的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。
家访,不只是访家长
六(三)班 许东江
教育是一门永恒的艺术。而家访却是这门永恒艺术当中的一朵“奇葩”,如能好好地运用它,必然会使我们的工作如虎添翼!
10月27日 ,我跟我班的两位老师去家访,我们要去的是丁浪同学家。丁浪是个有点贪玩的男生,做事很热情,但是上课好分神,成绩不是很好。此次家访的目的既为鼓励,也为帮他分析学情,促其好好利用课余的时间补一补落下的功课,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今天他的妈妈在家。我们和家长交流后,才知道平常他只管做作业,不管检查。作业做完后,检查就是家长的事情了。所以他妈妈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帮他查作业,非常辛苦。还知道他学得太轻松,完成老师作业后就没有其他事了,在家从来也不读书。家长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担心。我们便向他提出了要求,让他订出具体的复习计划,并让家长督促。他愉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。
对丁浪同学的家访结束后,我发现身上的担子很重。我们的家访对象有成绩优秀的学生,也有中等生,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缺少自主学习的习惯,学习的依赖性太强。有些同学的父母文化层次高,家庭督促到位,情况相对好些,大多数同学的父母是在工厂里面上班的,没时间管他,他们在学习上就比较放松。他们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,而是具有代表性。
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片天地,如果教师只是从课堂、从学校的角度去认识一个学生,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。家访,不只是访家长。我们要努力地用真情和耐心去进行我们的家访,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温馨,更加落到实处。 |